俗話說“十月懷胎,一日分娩”。從懷孕到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,如同“瓜熟蒂落”般。
隨著一個小生命的到來,母親的身體不再只屬于她一個人,她的身體每個部位都在悄然發(fā)生著變化,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也隨之增大!是啊,女人每一次生孩子,就像是從“鬼門關”走一回。而生命傳承之所以偉大,也正是因為母親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,換來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天倫之樂。今天,我們來聊聊我們孕媽們懷孕所要承受的那些辛酸史。
①早孕反應
在停經6周左右部分準媽媽會出現(xiàn)畏寒、頭暈、流涎、乏力、嗜睡、缺乏食欲、喜食酸物、厭惡油膩、惡心、晨起嘔吐等癥狀。多在停經12周左右自行消失。但是少數(shù)準媽媽的孕吐特別嚴重,甚至發(fā)展成妊娠劇吐,出現(xiàn)水電解質紊亂、酸堿失衡等,對母體和胎兒的影響極大。
②孕期尿頻
孕早期前傾增大的子宮在盆腔內壓迫膀胱,可出現(xiàn)尿頻。當子宮增大超過盆腔后,尿頻癥狀自然消失。妊娠晚期,胎頭入盆后,膀胱受壓,膀胱、尿道壓力增加,可出現(xiàn)尿頻及尿失禁。
所以不少準媽媽總是感覺到有排不凈尿的感覺,出去逛街游玩總是不停地找公共廁所,工作也總是徘徊在座位和洗手間之間,來去匆匆。在這一階段,準媽媽必須尷尬地面對出門找不到廁所、無法忍受長時間排隊、美好的睡眠被尿意打斷、寒冬從溫暖的被窩里不情愿地起床去廁所甚至是尿失禁等等困擾。更有甚者,某些疾病如“尿路感染”、“膀胱炎癥”等可能“乘虛而入”。
③腰酸
不少準媽媽常常會感到腰骶部及肢體疼痛不適,這可能與由胎盤分娩的松弛素使骨盆韌帶及椎骨間的關節(jié)、韌帶松弛有關。部分準媽媽恥骨聯(lián)合松弛、分離導致明顯疼痛、活動受限,一般而言這些癥狀產后往往會消失。妊娠晚期孕婦重心向前移,為保持身體平衡,孕婦頭部與肩部應向后仰,腰部向前挺,形成典型的孕婦姿勢。由于身體對這種變化還不習慣,所以準媽媽很容易出現(xiàn)傾倒,腰部和背部也由于對身體的這種變化不習慣而特別容易疲勞。
④皮膚變化
1)容易出現(xiàn)色素沉著:妊娠期促黑素細胞刺激素的分泌增多,加之大量的雌孕激素有黑色素細胞刺激效應,使黑色素增加,導致孕婦乳頭、乳暈、腹白線、外陰等處出現(xiàn)色素。
2)妊娠黃褐斑:色素沉著于顴頰部并累積眶周、前額、上唇和鼻部,邊緣較明顯,呈蝶形褐色斑。于產后可行消退。
3)妊娠紋:妊娠期間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增多,該激素分解彈力纖維蛋白,使彈力纖維變性,加之子宮增大使孕婦腹壁皮膚張力增大,皮膚的彈力纖維斷裂,呈多量紫色或淡紅色不規(guī)律平行略凹陷的條紋。
⑤孕期水腫
不少準媽媽到孕后期的腳腿就開始浮腫,原來的鞋穿不上了,褲子也覺得比之前的緊了。甚至有人描述“腿腫得像大象腿,腳腫得像熊掌”,然而,這絕對不是夸張之辭。
⑥孕傻
都說“一孕傻三年”,最近西班牙學者的一項研究對此提供了科學依據。研究人員通過相關的實驗研究,第一次在人類身上發(fā)現(xiàn),懷孕時產生的激素是會改變懷孕者大腦結構的。
這項持續(xù)了五年的研究,最終的研究測試包括25名懷孕生子的母親、20名沒有懷孕的女性;20名父親和17名沒有孩子的男性。研究者比較了這些新手爸媽在妻子懷孕前、懷孕后的大腦掃描結果,并與還沒有生育孩子的父母進行了掃描結果對比。最后發(fā)現(xiàn),只有新媽媽們的大腦結構發(fā)生了變化。
但是不得不說,所謂的孕傻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。準媽媽在懷孕之后與外面世界接觸少了,比如減少外出旅游、逛街、工作等能接觸新鮮事物長知識的機會,再加上懷胎十月及坐月子,不少準媽媽或新媽媽在所有的心思都投放在寶寶身上,每天嚴重睡眠不足,操心寶寶的一切事物,勞心勞力,導致記憶力下降,反應遲鈍,精力不足,思考能力匱乏,就形成了所謂的“孕傻”。
雖然懷孕十月是一件辛酸又痛苦的事情,但它同樣的也伴隨著幸福與健康。幸福在于,寶寶是寶爸寶媽的愛情結晶,是一家人的快樂源泉;健康則在于,寶寶的出生伴隨著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及乳牙牙髓干細胞的降臨,在它們來臨之際將它們儲存起來,必要的時候或許可以拿來救命。
預防早產知識站
近期,南澳大利亞健康與醫(yī)療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表明,婦女在懷孕期間增加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,能有效降低早產風險。
研究小組對70項隨機臨床試驗結果進行梳理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每天攝入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孕婦,生育早產兒的風險降低了11%;生育超早產兒(未滿34周)的風險降低了42%;孕育低體重出生兒(未滿2500克)的風險降低了10%。
研究人員表示,目前預防早產的方法并不多,這一新研究成果對產婦、孩子和醫(yī)療工作者都具有非常重要意義。攝入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不一定非要依靠補充劑,海魚體內的魚油所含該營養(yǎng)素就非常豐富。